2025台灣隆乳材質&術後照顧全攻略
首頁 | 醫美新訊
台灣常見的九種隆乳假體材質
目前台灣常見的隆乳假體種類相當多樣,主要包含
魔滴2.0:外層延續了魔滴一代的奈米絲綢微絨毛表面,並使用新型科技研發的超級矽膠填充材質,更接近真實乳房的柔軟觸感 與天生脂感律動
繆思女神波:新一代的柔細紋理表面能與身體組織更好地結合,再加上填充了醫療級流體矽膠,完全兼顧了以往光滑面柔軟 與紋理面不易外擴的雙重優勢
珍珠波:具有珍珠霧光滑面表層技術,介於光滑與粗糙之間,達到站立水滴、平躺圓盤的自然擬真效果
盈波:採用光滑面果凍矽膠材質,搭載2S強韌流動膠體高填充度,具有極佳的柔軟手感,胸型輪廓圓滑柔美,大大降低水波紋機率
女王波:是光滑面果凍矽膠植體,但外膜厚度比起傳統植體減少35%。稱之擁有光滑面植體的柔軟性,又有絨毛面植體的穩定性 並透過AI精準填充
柔滴:擁有極低的表面粗糙度,根據ISO標準被歸類為“光滑”類型,具有較硬稠度的高黏性凝膠,使其延展性高,觸感更為柔和堅定
光滑面果凍:是一種柔軟、表面光滑的矽膠義乳,能帶來自然波動的乳房觸感與視覺效果,術後與身體組織的貼合度較差一點
絨毛面果凍:絨毛面果凍是指一種具有特殊絨毛狀紋理表面的義乳,俗稱「霧面」。相較於光滑面果凍,絨毛面的晃動感會比較不明顯
水滴型果凍:就是外觀設計與水滴、淚滴形狀非常相像,新式為絨毛面材質、形狀固定、不易變形,但具有方向性,比起圓盤式手術 時間相對會久一點,難度也較高
它們的差異主要來自外觀設計、外層材質、填充度、膠體技術與觸感,而材質的選擇需考慮可能會影響術後胸型外觀、自然度、 軟硬度、攣縮風險以及術後保養方式。
隆乳後,如何降低莢膜攣縮及風險?
莢膜攣縮是隆乳術後最常見的困擾,指的是假體周圍組織收縮,導致胸部變硬、變形甚至疼痛。要降低風險,除了材質選擇 更重要的是手術技術與術後保養
- 選對醫師:專業醫師能確保無菌操作、減少血腫。
- 適合材質:新型材質攣縮率大多均低於傳統假體,但和手術、體質及術後保養方式是環環相扣。
- 術後照護:部分假體需規律按摩(如光滑面),新材質多建議固定胸衣、透過專業並適宜推壓及術後的營養補給。
4. 飲食與生活習慣:避免抽菸、酒精或熬夜等,多攝取營養食品或高科技植萃 藍藻萃取物、洋蔥萃取物(槲皮素)、青木瓜濃縮物、
酵母B群(維生素B1、B2、B6、B12、菸鹼酸、泛酸、生物素、葉酸)、維生素C、維生素E等等保健的食品,幫助組織修復並降低
發炎反應
術後恢復:水腫、神經修復及落袋時間
隆乳術後,常見水腫與暫時性神經麻木。通常水腫會在
2–4週內緩解,建議少吃鹽分高的食物、或喝紅豆水、蜈蚣草茶等等。奶頭或乳房的神經恢復大約需
3–6個月,可透過酵母B群、高劑量的維生素B1、B6和B12或Omega-3補強神經修復。至於假體的「落袋」(下降到自然位置),多數人在
3個月左右完成,有些人需要半年,過程中應遵循醫師指示,穿著專用胸衣或避免過早使用鋼圈內衣
貼心小提醒
隆乳術後的護理方式因人而異,需根據手術方法與個人體質進行調整,無論是否可以按摩,選擇適合的輔助方式都能顯著提升術後效果
不僅能讓恢復期更為順利,也能讓求美者更快實現預期中的自信與美麗。












